、王晓东...每个名字后面都有详细的评估:工作能力、团队贡献、薪资成本、替代难度。
李明,产品经理,工作三年,能力中等,薪资偏高,建议:裁员。张伟,UI设计师,
工作两年,有创意但执行力不足,建议:裁员。刘小雅,数据分析师,刚入职半年,
还在适应期,建议:裁员。看着这些冰冷的文字,方凌想起了和他们一起加班的日子,
想起了团队聚餐时的欢声笑语,想起了项目成功时大家的拥抱庆祝。现在,
他要亲手结束这些。手机响了,是老婆打来的。"老公,今晚回来吃饭吗?
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。""嗯,回去。""怎么了?声音听起来不太对。""没事,
工作上的事。"挂掉电话,方凌看着窗外的夕阳西下,心情复杂。从被裁对象到裁员执行者,
这个转变让他感到沉重。但另一方面,这也是一个机会,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。
他必须在三天内做出决定,决定二十多个人的职业命运。第2章第二天一早,
方凌故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。他需要冷静地重新审视这份名单,
也需要观察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。办公区还很安静,只有保洁阿姨在整理卫生。
方凌泡了杯咖啡,坐在办公室里重新翻看文件。除了裁员名单,还有一份保留人员名单。
陈晨,高级产品经理,工作能力强,项目经验丰富,建议:保留并提拔。马超,技术负责人,
核心技术骨干,不可替代,建议:保留并加薪。孙悦,运营总监,业绩突出,客户资源丰富,
建议:保留并授权。看起来,每个决定都有其合理性。但方凌知道,在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,
是活生生的人和家庭。九点钟,同事们陆续到达。"方总早啊!"小林笑着打招呼。"早。
"方凌点点头,心里却在想:小林,25岁,产品助理,工作认真但经验不足,
名单上建议裁员。"昨天的数据报告我已经整理好了,一会儿发给您。"刘小雅走过来说道。
"好的,辛苦了。"方凌看着这个刚毕业的小姑娘,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裁员名单上。
十点钟,例行的...